top of page
搜尋

大學文憑有用嗎?

  • 作家相片: Lee Jian Hong
    Lee Jian Hong
  • 2021年9月22日
  • 讀畢需時 9 分鐘

反駁馬來西亞youtuber們的歪理;大學並不只是為了工作與賺錢;淺談大學的無用之用;補充西西歪 Ccwhyao與Spark Liang 张开亮的不足之處



大学文凭有用吗?

Hong: 爲什麽會想要講這件事情

Eyleen:因爲我最近看了一些的影片后覺得:很不妥。怕他们誤人子弟。所以想以bachelor holder兼 HR的身份来聊一聊这件事。话话埋埋我從最低薪資 到年薪水是我幾十倍的我都面試過,讲到文凭、面试与找工,我想我还是能说个一两句的。


Hong:哇,醬讲起来, 你跟ccy、spark那些人比起来, 还真的很有資格講文憑有沒有用了哦~

Eyleen:不敢這麽說啦,只是分享一些想法罷了。不过麻烦请你不要拿我跟他们比,不然晚上你就给我睡沙发。


Hong:sry sry,不讲屁话, 所以我們就進入主題吧。

大学文凭有用吗?-找工作

莊子.內篇.人間世》曰:“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


Hong:大学文凭有用吗? 其实可以谈的东西有很多 ,绝对不只是找工与赚钱而已 。但我想如果我说上大学对你的公民、文化等素养;如何如何有帮助,马华们也不太能get到。既然这课题是因为找工与赚钱而起,我们就接受他们划下的战场(柔道、辩论里的受身)。先来讲大学文凭对找工、对面试有用吗?


Eyleen:

如果我今天开出一个职缺,不要说多,有人来应征。我不可能50個人都面試。所以第一步會從履歷 去挑出合適的人。履歷是個好工具,請大家善用他。所谓履歷,并不止是學歷或你念书时的東西;還有你的作品、成就,以及工作經驗。很多时候,工作經驗和作品集的效果是大於學歷的。所以在此告诫那些要找工的人,請把履歷寫好!講重點!不要告诉我你是哪个家乡的人,老爸老妈做什么。这些跟工作一点关系都没有。


Hong

那你的意思是说,大学文凭没有那些aunty ancle口中的那么重要,中学毕业后直接去做工,未来再用工作经验去找下一份工也是可以的啦?


Eyleen:

的确,如果有相关的工作经验,我们HR就不会担心小白进入公司后什么都不会,从而减轻培训与教育的成本。但务实上并没那么简单,那些可以简单回答【应该怎么怎么做】的guru都是别有所图的。


Hong用实际一点的例子来比喻吧 ,这样观众应该会比较好理解


像是如果我今天要找IT後端工程師,我們能接受他是資深即有經驗的,我們也能接受資淺的。当然一个薪水会高一点,一个薪水会比较低啦。但這會是兩種不同的篩選方式。以junior engineer来说,很多时候fresh-grad的应征者都没有确切的工作經驗,學歷就是一個很好的參考值。


诶诶诶我问下蛤,酱如果有一个中学学历的人,但他如果他就像spark与ccy所建议的,去看各种youtube或上短期课程,学会了程式语言。那他会有机会应征上吗?

程式语言我也只是略懂皮毛,上过个几学分的R、Mathlab与python而已。但跟认识的IT交流后,他们有一个顾虑我是很认同的。的确靠自学绝对可以解决许多问题,弄出完善的作品。但是那些短期課程是绝对不能跟大学的IT课程比的。

大學的IT課程,學的不只是寫apps而已。雖然很多人在學生時很不情願,但他們的必修課包含:數學、邏輯、演算法、前端、後端等;IT基礎知識的所有面相。

雖然工作后很多工程師都只專注與一個專長,但至少那些基礎知識也有助他們與其他專長的IT溝通;或者跟隨公司轉型兒轉換專長。

舉個明確的例子:只要3-6個月,人人都能學會寫出供手機使用的apps。我們也可以請這些人來維護apps。但如果有一天市場有更多需求,需要讓那個apps與電腦的應用聯通。我們可能就會擔心這些短期課程的holder無法應付進階的任務。


也不是說自學無用,説不定真的有天才可以靠自學習得人家靠人家要靠正規教育才能習得的知識。所以講到底還是要看最後是否能經過面試的考驗。


那些大學時的努力與所得,就像是地基。的確沒有地基也可以建出空中閣樓,但成功的機率就是比較低一點。既然有沒有大學學歷會有不同的疑慮,那在你看來:頂尖大學、一般大學的面試表現或工作表現有差嗎?

面試表現與工作表現我們要分開來講,先講面試表現。我自己是見過表現一般的頂大生,也見過表現很好的一般大學生。我很想說這個很看個人造化,但general來講,我會認爲頂大生的表現好一點。也許是受到學校氛圍的影響,頂大生的表現一般會比較積極,他們會思考我們問問題背後的原因是什麽。


至於工作表現,身爲一個專業的HR,我的工作就是要為公司帶來合適的人力資源。經過我們面試的同事,不管是頂大生或一般大學生,工作表現当然是冇得頂。

不過頂大生與一般大學生有一個很大的差別:他們期許的薪資待遇。頂大生會要求比較高的薪資,比較有底氣拒絕underpay的工作。

哈哈哈,照你这么说,顶大生与一般大学生相比,好不好要进来工作后才知道,但价钱是一定贵不少 。

所以我们HR才有工可以做啊!要在顶大生中找到工作能力与payment相符的,也要在一般大学生中找到有潜力的,更别提还要靠人资经营管理等细节。


重点是人资也是门专业,然而许多人都不知道。所以当看到他们这样跨界说学历无用,好像自己对找工很有经验酱,是真的让我很生气。


哎呀你哪一天不生气的啦。


Come on你以前也在教育界工作,他们这样說文凭无用,你就不生气吗?


生气倒不至于,比较多的是无奈,不过我很啰嗦的,我怕我一开口就讲不停。不如就让你先说说你究竟生气些什么吧

大学文凭有用吗?-文化

但简单来说就是我觉得他们不尊重专业。不尊重每个degree holder所受的训练、不尊重教育机构的专业、跟我更相关的是——不尊重招募的专业。前面已经讲了很多身为HR如何看待文凭了,我想不必再多言。


前面没提到的是:身为degree holder,以我自己的角度来看,大学所受的教育与那张纸对我来说非常有用。


我不想那么市侩只讲钱,但这影片本来就因别人讲钱而起,我想我们有必要正面回应。我就不说我的学历为了带来了多少个人收入或成就,我们不讲个体,我们来讲群体。

根据马来西亚统计局的资料:若以教育程度来分类,完成高等教育者的平均薪资是RM4643(中位数4171),中学学历者的平均薪资则是RM2373(中位数2125)。接受过高等教育者的薪资几乎是一般中学生的double,学历对赚钱有没有用,那效果已经不言而喻了吧。


大学生收入高,也许不是因为本事,而是人脉、际遇等其他因素咧。你看spark不也是整天说不靠文凭请人 ;Bigyong、shangjin、ccy等人不也是没有完成大学学历吗?还不是赚得比你这些大学生多


是,你的确可以质疑这数据中的薪资差异并非完全因学历而起,统计上也很难去排除这种多因一果的相关或因果关系。但也完全没必要拿这些个案来说嘴。这些个案并不能说明没读书也能赚钱,要讲赚钱的话,你我身边那些身家百万千万的工程师或专业人士还会少吗?


甚至应该这么说:就是因为没学历的人比较难获得高薪资、bigyong、shangjin、ccy他们才会成为特例,才会被注目,被拿来讨论学历与薪资的关系。


但这些一点都不重要啦,钱罢了吗~有什么好值得拿来说嘴的?大学或高等教育中,最有价值的才不是那个文凭、或者之后的薪水。而是学术、专业、人文等的全人教育、高等教育。


所以大学或高等教育,教的学的,以及你口中说的人文教育究竟是什么?


经常听到有人说:大学所学的对工作没用,ccy、spark他们也说他们没用到自己的文凭。简单厘清一个迷思:大学不是职业训练所。如果劳工只是要找工,老板只是要找人,最有效最容易的做法就是公司自己培训。不管是找工作还是招人才,都是不需要高等教育机构的。搞清楚这点后,我们才能比较容易理解——大学究竟是什么。

大学在西方史中,是追求真理的所在。人们在大学探讨知识、追求真理。一开始追求的知识本身并没有像现在这样的精细分科,像达文西就精通生物、艺术、工程、建筑等。但随着人们对知识永无止境的探索,现在个门领域的知识也不断扩展,没有人能了解所有领域的所有知识。所以大学也开始分成:理学院、工学院、文学院、社科院等。


大学里首先学的是:传承前人累计的知识,然后学习如何学习、如何探究;最后去探索未知的领域。像过去人们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到后来我们知道地球与其他行星绕着太阳公转、现在我们开始迈入商用太空旅行的世代。


你什么时候也变得这么啰嗦了?


嗨呀,稿你写的嘛,我读出来jiek

还不仅于此!随着我们吃饱喝暖,变得富足,我们追求的不再只是知识或科技的进步,我们也开始讲究人文价值。所以各个大学才会要求学生在自己的本科之外,也要去学习其他选修或必修的通识。


像我心理系,除了心理学外、也学了管理、历史、程式语言、经济学、政治学;以及让我有本事现在在这里侃侃而谈的思辨与伦理课。


如果只是想当HR,我根本不需要学这么多。但正因为我学了这么多专业以外的人文通识,我才能成为现在这样的我自己。


所以大学重要的不是那一纸文凭、而是让你成长的过程。

大学文凭的反思


好,我们都知道大学文凭很重要,甚至不需要等到你来讲,我们从小就听父母老师讲到腻了。可是大学文凭制度就没有值得反思的地方吗?


前面讲过:大学不是职业训练所:大学的设立并不是为了让学生找工作的;学生不应该只为了找工而读大学;雇主也不应只以文凭筛选员工。但既然前面说过了,我想我们可以直接move on 去下一点:

实然与应然之争。我们都知道理想的社会应然如何如何,可实际上雇主们就是会看文凭啊!哪怕我自己有意识不要陷入文凭陷阱,可世界上其他千千万万的雇主们还是会看。这样的现实公平吗?合理吗?


对呀,以顶大学历来说,雇主追求的究竟是大学里学到的东西,还是他中学时 努力考上大学的态度?

就像《成功的反思》提及的:那些菁英他们的耀眼学历,以及让人羡慕的工作待遇,

真的是因为【我努力而来】的吗?中产以上阶级的人,学生时期又不需要为生活费烦恼

当然有时间精力去专注在课业学习啊


像一些贫苦人家,说不定放学后要去工作帮补家用,结果只能在上课时补眠。你要他们如何读书?如何透过学历翻身?


的确,在台大的时候,我能深深感受到阶级的差异。每次看到哪个朋友打算去哪里哪里游学时我都只能望向我空空的荷包叹气。羡慕他们不不需要为学费担心的出生。


但以你的出生来说,你至少是真的做到阶级流动了


所以我才那么两难。出身贫困,我能深刻感受底层阶级的困难、吃都吃不饱了;家人当然希望你赶快赚钱,还读什么书啦。但读过大学后,我体会到大学对我的助益,却又怕在宣扬之时引起草根乡民的逆反。你知道的啦,在马来西亚讲话不管合不合理,只要乡民不喜欢就会丢去【吹水站】。


但还是需要有一些笨蛋,去不计成果的做些努力啊。不做点什么事的话,难道要眼看马来西亚的社会继续这样沉沦吗?

你有沒有想過:虽然你不喜欢ccy的观点,可他的用意也是要大家去重新思考各种早已被定性为:理所当然的规范


我知道立意良善;但我觉得他的编排、呈现没有达到他想做到:反思的效果。甚至是反效果。看留言就知道,大多人都没有get到他的用意。


也许他社会历练不足,或者读的书不够多吧。看他在影片中3:42讲的,【奇怪的通识课】,就知道他的程度到哪里。想让人反思相关问题,也许他还要再努力一点点,做点功课才hold得住那些课题。

好啦,赶快来个总结或summary吧:

1.文凭在大多情况下对工作与收入很有帮助

2.大学以上的平均收入达RM4643(中位数4171),中学学历的平均收入则是RM2373(中位数2125)

3.文凭主义有值得反思之处,但反过来说文凭没用也是不对的。


大學文憑有用嗎?我認為這是一個貧窮、 不富足、功利的社會文化,才會讓ccy與spark等鄉民這麼問。

如果你仔細看,他們的【有用嗎】 問的都不是對你的人生、對文化有沒有用; 而是能不能幫你賺錢(工作)的那種有用。

讲到底也不能怪他们目光狭隘,是政治、是经济、是社会无法让大多数人温饱,才会形成这样鼠目寸光的文化。

但也不能全怪网红、怪政治、怪社会。我们也是社会的一份子,能力所及的话,大家也可以用各种方式去回馈社会,才会有希望。

《莊子》說: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


 
 
 

留言


文章: Blog2_Post
  • Facebook
  • YouTube
  • LinkedIn

©2021 by seriousjianhong.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